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妇幼保健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儿童发热如何正确的处理

发表日期:2022-09-06     新闻来源: 编辑: 浏览量:68

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的症状,每个人在儿童期都有发热的经历。大多数家长,包括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对孩子发热的过度恐惧和焦虑现象十分普遍,因而导致对发热的过度治疗。常见有些家长当孩子发热时一日三四次上医院,迫切要求医生给孩子多次肌注退热针,甚至不合理的应用激素类药物解热,导致一些本来可以避免发生的严重后果。这种现象国外称为发热恐惧症

一、儿童发热的判断和分度
依据发热的定义,结合当下的共识,一般认为腋下正常温度为36度至37度。体温超过37.3摄氏度,可判断为发热。
发热分度如下:
低度热:体温为37.3~38℃;低温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则为长期低热。
中度热:体温为38.1~39℃;若发烧持续2周或以上,则为长期中度热。
高热:体温在39.1~41℃;如果发烧持续2周以上,则为长期高热。
超高热:体温超过41℃,则为超高热,应足够重视。

二、哪种方法测量体温比较准确?
家庭中推荐电子体温计,测量体温的部位通常有4个,即腋下、舌下、鼓膜和直肠,所测得的体温分别称为腋温、口温、耳温和肛温。从操作性和安全性考虑,推荐使用腋下测量。
一般根据孩子病情的轻重、体温的高低和变化来判定多长时间给孩子测一次体温。通常高热时0.5~1.0h测一次体温,过于频繁会影响孩子的休息;超高热时要增加测温次数;中度发热,体温较稳定可以2h测一次;低热时2~4h测一次。如发现孩子体温或病情变化,可随时测量体温,并做好体温记录。
三、儿童发热可以用物理降温吗?物理降温有哪些方法?
各国指南均不推荐以下物理降温措施用于退热治疗,包括乙醇擦身、冰水灌肠等方法,会明显增加患儿不适感,如寒战、起鸡皮疙瘩、哭闹等。
儿童发热可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温水外敷、温水浴及退热贴等。还可减少穿着的衣物,或降低室内温度等,使发热儿童感到舒适。

四、儿童退热首选什么药物

无论儿童还是成人,医生并不建议一发烧就用退热药,只有发热超过38.5摄氏度才考虑用退热药。一般来说,发热多数是普通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可能首先出现咽痛、乏力、鼻塞等症状,也可能发热,此时为缓解症状。可服用一些抗病毒的中成药。感冒是有自限性的。但如果七天后感冒未好,人体免疫力下降,就易被细菌感染。因此,还是建议尽早就医处理。

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如果发烧超过38.5摄氏度,可服用退烧药。但如果连续三天发热超过38.5摄氏度,建议立即看医生,检查到底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入侵。症状更严重者还要到医院检查,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是甲流还是乙型流感等等。尤其是有慢性心衰、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基础疾病者,要特别注意。

儿童退烧药推荐的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这也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儿童推荐的两种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可用于两个月以上的宝宝,布洛芬可用于六个月以上的宝宝,只要按剂量服用,对孩子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

临床上还会碰到个别人擅自口服甚至注射地塞米松、强的松等糖皮质激素来退烧的情况。对此,专家警告,这些要比一般退烧药便宜,而且见效非常快。但是激素抑制了机体的免疫力,一旦病毒、细菌来侵袭,人体没有足够的自身免疫力来应对,就会诱发感染,甚至让原先的感染加重。

五、发热时饮食上应该注意什么?

要多喝水,保证液体摄入量。发热时患儿热量消耗大,水分丢失多,要多喝白开水,出汗多时还要在水中略加些盐,以补充丢失的盐分。应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水分、有一定热量的食物。如苹果、菜汤、大米粥、牛奶等,应少食多餐。当发热,但病情不是很严重,没有严重呕吐和腹泻等情况时,不应过度忌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