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妇幼保健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防治出生缺陷,促进生育健康

发表日期:2022-09-13     新闻来源: 编辑: 浏览量:53

什么叫出生缺陷? 

“出生缺陷”,即通俗所言之“先天性畸形”,是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出生缺陷中有些异常是肉眼可见的,而有些异常则必须通过某些特殊检查才能确诊轻微的缺陷可能对身体的影响不大,而严重的出生缺陷则可引起胎儿或婴儿死亡、寿命缩短或导致儿童长期患病,甚至终身残疾。

常见的出生缺陷有:神经管畸形(无脑儿、脊柱裂、脑积水、脑膨出、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愚型(即唐氏综合征,又称 21-三体综合征)、聋、哑、肛门闭锁等

出生缺陷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出生缺陷是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两者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的

遗传因素包括单基因或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病等。

环境因素包括物理因素电离辐射、噪声、高热等)、生物因素病毒、细菌、弓形体、支原体、衣原体等、致畸化学物质药物、化学试剂、化学物质污染物、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等及营养因素妊娠期间酗酒、大量吸烟、严重营养不良以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等

“三道防线”要守住

第一道防线::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保健

孕前保健对于保障母体与胎儿的健康十分必要。包括婚前检查、孕前优生检查、遗传咨询、选择最佳的生育年龄、注意备孕期保健(包括合理营养、预防感染、谨慎用药、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放射线和有毒有害物质、避免接触高温环境等)

第二道防线:孕期保健

主要在孕期内通过超声影像学和胎儿无创DNA等检查,可较为便捷快速地筛查胎儿发育过程及染色体异常的可能,而羊膜腔穿刺、绒毛膜活检、脐带穿刺、胎儿镜等检查方式可进一步明确染色体和基因水平的异常,进行早发现、早诊断和早采取措施。

第三道防线:新生儿疾病筛新生儿筛查

宝宝出生72小时后,常规要做新生儿疾病的筛查,例如抽血筛查听力筛查和先心筛查。新生儿疾病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以避免或减轻致残,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出生缺陷干预的措施有哪些?

1、主动接受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优育检查

通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可能影响孕育的风险因素,及时干预,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对于希望排除常见遗传病携带者(比如耳聋基因等)的夫妇,可以主动进行常见遗传病携带者的筛查检测,具体可至我院优生遗传咨询门诊咨询。

哪些人应该进行遗传咨询?

1预产期年龄达到或超过35岁的高龄孕妇;

2本人或家族成员中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畸形;

3生过遗传病患儿或先天畸形患儿的父母;

4不明原因不孕不育的夫妇;

5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或新生儿筛查阳性;

6婚后多年不孕不育的夫妇;

7家族成员中存在近亲婚配的情况,或近亲结婚的夫妻;

8孕早期用药或接触不良环境因素的孕妇;

9夫妻一方染色体平和易位或有反复流产、死胎等不良妊娠史;

2、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孕前和孕期应当避免接触铅、汞、苯、甲醛、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避免接触放射线。不宜密切接触猫、狗等动物。

3、补充叶酸

适当补充叶酸可以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对流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和孕妇贫血等也有疗效。

温馨小贴士:如何补充叶酸?

备孕妇女应当从孕前3个月开始,每天服用0.4mg叶酸或含0.4mg叶酸的复合维生素,至少服用到怀孕后3个月

4、孕期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孕期应当坚持食物多样化,保持体重适度增长。适当增加奶、鱼、禽、蛋、瘦肉、蔬菜、水果等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摄入,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补充钙、铁等营养素。避免接触二手烟,远离毒品和成瘾性药品

5、孕期谨慎用药,必要时应当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孕期患病可能会对母亲和胎儿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孕妇患病应当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既不要擅自用药,也不要因过度担心药物对胎儿的影响而拒绝服用必需的药物。

6、孕期应当接受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

唐氏综合征患儿存在严重、不可逆的智力障碍,生活不能 自理。孕妇应当在孕12-22周到医疗机构知情选择进行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35岁以上的孕妇应当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 产前诊断。

7、孕中期应当接受超声产前筛查,及时发现严重胎儿结构畸形

超声产前筛查应当在孕16-24周进行,最佳筛查时间是孕 20-24周。如超声筛查提示有胎儿结构异常,应当及时到具有 产前诊断资质的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查。

8、新生儿出生后应当及时接受相关疾病筛查

新生儿出生后应当及时接受先天性心脏病、听力障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和遗传代谢等疾病筛查,促进先天性疾病早发现、早期干预、减轻残疾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