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间发生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但血糖未达到显性糖尿病的水平,占孕期糖尿病的80%~90%。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
一、短期危害:可造成母亲先兆子痫、早产、手术产、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感染等。胎儿及新生儿可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黄疸、低钙血症、低血糖、血细胞增多。巨大儿可引发的肩难产、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骨折甚至死亡等。
二、长期危害:母亲再次妊娠时糖尿病风险明显增加;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子代发生肥胖、2型糖尿病等代谢相关疾病风险明显增加。
三、出现妊娠期糖尿病后,要注意定期检查血糖,并且注意运动干预和心理支持,做好生活护理;饮食护理也很重要,需要控制热量的摄取、糖分的摄取、多吃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等,有利于血糖的稳定。
四、如果在妊娠期总有饥饿、口渴、皮肤瘙痒、头晕等不适感,血糖也高于正常值,应该是出现了妊娠期糖尿病。这不但会影响到孕妇的自身健康,还可能会导致巨大儿、胎儿畸形、胎儿死亡等。
那么,妊娠期糖尿病如何护理呢?
一、妊娠期糖尿病的生活护理
1.定期检查血糖
如果出现了妊娠期糖尿病,一定要注意严密的观察血糖、尿糖的变化。一般在怀孕中期每两周要检查一次血糖,怀孕32周之后每周要检查一次血糖。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
2.运动干预
因为安全有效的运动,可以很好的改善葡萄糖代谢的异常问题,能降低血糖的水平,所以孕妇应该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散步、瑜伽、游泳等适合自己的运动,促进血糖下降。但是要注意避免空腹运动,或者在使用大剂量胰岛素的情况下运动,防止出现低血糖。
3.心理支持
孕妇出现糖尿病后,应该多了解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澄清错误的观念,改变自己错误的行为,用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可以让身心更加健康。
二、妊娠期糖尿病的饮食护理
1.控制热量的摄取
如果在妊娠期出现了糖尿病,一定要严格控制总热量的摄取,避免体重增加过速,导致病情加重。一般在整个妊娠期,最好能把体重增加量控制在10~12公斤。
2.控制糖分的摄取
出现妊娠期糖尿病后,一定要注意控制糖分的摄取,糖果、糖水、含糖高的糕点等都是应该禁食的。主食中含淀粉比较高,也会转化为糖类,所以每天的主食摄取量在250~350毫克。
3.多吃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因为膳食纤维可以降低餐后血糖,所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以在饮食中适当的增加膳食纤维摄取的比例,多吃新鲜的蔬菜、低糖的水果,有利于血糖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