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每年的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主题是:“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教育改变明天”。
二、糖尿病(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主要是引起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症状。表现为持续的高血糖状态、尿糖阳性和糖耐量减低。症状典型者具有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等“三多一少”的症候群。
妊娠期我们应该重视:
1、妊娠前发现的糖尿病。
2、妊娠期发现的高血糖症状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即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三、哪些准妈妈容易患妊娠期糖尿病?
怀孕后得糖尿病是因为怀孕期间物质代谢和激素水平改变,导致糖代谢紊乱,体内葡萄糖耐受性出现异常,发生血糖升高的情况。所以孕妈妈第一次产前检查时应和医生交流是否存在以下危险因素,包括:
(1)患有1型或2型糖尿病
(2)有糖尿病家族史(父母、兄弟姐妹是否患有糖尿病)
(3)携带妊娠期糖尿病风险基因
(4)年龄≥35岁,孕前超重或肥胖,多囊卵巢综合症病史
(5)生育过巨大胎儿(出生体重≥4000克)
(6)有过反复自然流产,不明原因死胎史
四、妊娠期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妈妈产后转变为2型糖尿病的几率增高。同时在妊娠期间对胎儿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1、巨大胎儿:孕妈妈血糖高,胎儿长期处于母体高血糖所致的高胰岛素血症环境中,促进蛋白、脂肪合成和抑制脂解作用,导致躯体过度发育。
2、胎儿生长受限:孕早期高血糖有抑制胚胎发育作用,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者,胎盘血管出现异常,影响胚胎发育。
3、流产和早产:孕早期胚胎异常容易流产,羊水过多易发生早产,胎儿窘迫需提前终止妊娠。
4、胎儿畸形:以心血管畸形和神经系统畸形最常见。
并发症一旦产生,药物治疗很难逆转,因此强调尽早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五、孕妈妈要预防妊娠期糖尿病,需要注意的地方有:
1、合理控制总热量摄入
(1) 控制主食量,孕妈妈备孕或者是怀孕初期往往吃的食物比较多,在增强营养的同时,体重增长不能过快,如果孕期体重增长超过20斤以上,会增加患妊娠糖尿病以及血糖异常的风险。
(2) 少食多餐,减少脂肪类物质的摄入量,避免摄入过多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牛油、猪油、肥肉等。同时增加优质蛋白及粗粮、膳食纤维、蔬果的摄入量。膳食纤维可减少血糖生成指数,利于血糖降低,特别是含有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粗粮、杂粮等食物,如燕麦、黑米、大麦、全麦、荞麦等。
(3) 避免食用含糖量高的水果,可多食用血糖指数低和糖分低的水果,如桃、柠檬、梨、苹果、柚子等。
2、适当的运动
提高身体基础代谢率,控制孕期体重,避免体重增长过快。提倡多进行户外运动,既可补钙又有益于体格和心血管的健康。
3、孕期生活要有规律
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以及良好的心情,不良作息或者情绪会影响内分泌调节,若情绪焦虑会引起一些具有抵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分泌,从而使血糖升高。
3、定期进行产检
因为怀孕过程中体内的激素会一直变化,要定时观察,预防妊娠期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