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妇幼保健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如何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发表日期:2023-03-29     新闻来源: 编辑: 浏览量:104

一、结核病是什么?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这种病菌会入侵全身的器官,由于常见的感染部位是肺,所以常常称为肺结核。肺结核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排在第二位。结核病的症状比较隐匿,归纳起来全身中毒症状有低热、盗汗、疲劳、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女性月经不调。其中,肺结核的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两周以上,痰中带血、胸痛、气短。

二、结核病有什么危害?

结核病是一种顽固的慢性疾病,一旦感染发病,若不及时、不规范、不彻底治疗,最终导致复发、恶化、产生耐药,肺部病变不断扩大,形成难治性肺结核,形成慢性传染源,影响健康、工作、生活,最终因反复发作引发多种并发症而死亡,还有可能传染家人和朋友。

三、结核病是如何传染的?

190%以上的肺结核患者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打喷嚏、高声喧哗、使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医学上称微滴核)喷出体外,通过空气、灰尘传播,健康人吸入带菌飞沫即可能受到传染。

2)在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可能会因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发现不及时导致结核传播和聚集性发病。

3)与肺结核病人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学习的人都是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有可能感染结核杆菌,应及时到医院去检查排除。

4)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尘肺病人、老年人等都是容易发病的人群,应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

四、如何预防结核病?

1)健康生活,增强机体免疫力。规律生活、平衡心理、合理膳食、多吃蔬果、适度锻炼、戒烟戒酒,提高机体免疫力。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打扫卫生、多开窗通风,日常生活中勤洗手、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

3)减少公共场所传染风险。尽量少去通风不良、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外出时佩戴口罩,注意回避打喷嚏、咳嗽等“潜在源头”。

4)定期进行筛查。定期健康体检,进行结核病筛查,如咳嗽、咯痰2周以上,应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检查就诊。及早发现周围的肺结核患者,并采取分室居住等措施预防感染,关爱结核患者并督促其接受全程治疗。

五、如何治疗结核病?

若出现结核病症状或成为结核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结核病筛查,确诊后立即使用药物进行正规治疗。肺结核治疗全程为68个月,耐药肺结核治疗全程为1824个月。按医生要求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病人都可以治愈,同时保护家人、避免传染他人。患者如果不规范治疗,容易产生耐药肺结核,一旦耐药,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社会危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