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的全称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时期神经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它的主要特点是有活动过度、注意集中困难、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学习困难等。今天我们主要来介绍关于多动症的一些误解。
一、我觉得我孩子只是活泼好动,而不是多动症。
正常活泼好动与多动症的主要区别是孩子能不能区分场合(家中、学校、集会、客人面前)表现有所不同。正常活泼好动的孩子是能随环境改变控制自己的行为表现,多动症的孩子则在多数场合,很难控制自己,总是在不停地动来动去,嘴里说个不停,不能等待排队,在周围撞来撞去,性格冲动有时会带来意外伤害。
二、孩子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很专注,比如看电视的时候、玩乐高的时候、看书的时候,所以不是多动症。
很多家长认为,注意力有问题的孩子,应当在所有的活动包括游戏中也不能集中注意力,既然能够长时间玩游戏,那注意力应该就没问题了。这里呢,我给大家科普下,注意力是分被动注意和主动注意,被动注意是针对感兴趣的事、自然发生的、没有自觉目的、也不需要加任何努力的注意。比如你很喜欢小狗,对面来了只可爱的小狗,那你的注意力很自然就被吸引了,这就是被动注意。另外一种注意就是主动注意,是自觉的、有目的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比如大部分的孩子虽然对上课、写作业不感兴趣,但是他知道如果不认真听课,会被老师批评,作业也没法完成,所以他能做到认真听课,这种就是主动注意。注意缺陷的孩子往往被动注意是没问题的,但他们的主动注意会明显减弱。比如注意缺陷的孩子玩手机、玩乐高等感兴趣的事情注意力是可以的,但对不感兴趣的任务可能连10分钟都坚持不了。
三、多动症是暂时的,会随孩子长大而消失
家长以及很多老师曾经认为: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或成年后,多动症不再是问题了,但是近期的研究表明,约80%的多动症患儿的某些行为可以持续到成年。一些人在成年后,仍然有很多多动症带来的困扰。
四、如果孩子没有被诊断为多动症,就不需要帮助他了
如果孩子有一些多动症的特征性行为,但没有达到诊断为多动症的程度,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帮助他。也需要我们家长了解什么是孩子的正常发育行为,了解怎么在家庭中进行行为管理、学校行为管理建议和社交技能干预等,同时帮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学会组织和规划学习。
所以,如果怀疑孩子有多动症的倾向,要积极的带孩子到医院做相关的评估和检查,了解具体的原因,并积极的干预治疗。
(作者:徐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