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妇幼保健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静脉血栓的防治

发表日期:2023-06-19     新闻来源: 编辑: 浏览量:105

一、静脉血栓形成的三个主要因素

静脉血液淤滞、血管损伤、血液粘稠度增加

1、久坐:研究显示,久坐不动容易可以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只要久坐两小时,小腿血液黏性会增加,下肢静脉容易形成微小血栓,时间久了这些血栓的数量和体积都会增加,造成血管阻塞而且很多人忘记喝水,这时血液黏稠度也会增高血流缓慢,大大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危险。

2、肥胖:肥胖者较易发生静脉血栓。

3、吸烟:大量吸烟,尤其是超过35岁的女性烟民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增高。

4、高龄。

5、口服避孕药、妊娠/产后期:服用低剂量口服避孕药后可使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6、各种原因的制动或长期卧床。

7、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血液粘滞性过高,克隆病。

8、基础疾患:脑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肾病综合征恶性肿瘤、中心静脉插管。

9、先天性疾患、植入人工假肢等

10、创伤、骨折、外科手术

二、静脉血栓会导致哪些后果?

1、下肢深静脉血栓

早期症状是自发性小腿疼痛、肿胀,局部发热,行走痛,甚至造成不能行走。严重时会引起下肢静脉曲张,腿部出现蚓般的静脉,还会导致慢性溃疡以及下肢瘀血性坏死等。

2、肺栓塞

出现上述症状若不予以及时治疗,任由发展,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可能会在突然用力时脱落,栓子游走到肺部,引起严重的肺栓塞。据统计,超过90%的肺栓塞块来自下肢静脉,肺栓塞发生时出现胸部剧烈疼痛、心慌、胸闷、气促甚至发生休克,如果不及时抢救,死亡率很高。

三、肺栓塞”预防守则

长期静坐者发生了站立时下肢沉重,不适或者一侧肢体肿胀、疼痛等情况是就要格外注意了,应该立即上医院进行检查,咨询医生,明确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当然,如果平时注意一些基本的生活细节,“肺栓塞”是可以预防的!

守则一:坐久了经常站起来活动活动。每隔一小时至少起身伸展腿部一次,并不时屈伸脚趾和踝关节;摆放一个定时钟,1小时提醒一次喝水,去倒水的同时也活动了身子,伸展了肢体,何乐不为?

守则二:一天饮用1.5升水。多喝水好处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有助于稀释血液,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可以摆一大杯水放在电脑桌上,规定自己在半天内喝完,日久天长,就养成了习惯

守则三:产妇产褥期间也要适当活动。如果活动较少,同样容易发生静脉栓塞,此外怀孕期血液的凝血因子增多,静脉血液速度变慢,深部静脉受压进一步加重静脉栓塞

守则四:打麻将要保证睡眠和休息。猝死于麻将桌上或者棋盘前的人并不鲜见,很有可能静脉血栓导致肺栓塞是罪魁祸首。

守则五:乘飞机、车船长途旅行时,要多饮水,一方面可以稀释血液,另一方面还可借上厕所之机多活动下肢,有条件时还可做旅行休闲操。

守则六:下肢外伤或长期卧床时,要注意按摩下肢防止血栓形成。

守则七:曾有静脉血栓栓塞史的人(腿疼、下肢无力、压痛、皮肤发组及皮下静脉曲张、双下肢出现不对称肿胀),最好能定期接受检查。另外,还可以采取机械辅助(如弹力袜、间歇性充气泵等)和药物(如肝素、华法林等)预防措施,尤其对于先天缺乏某些抗凝因子的易栓症患者,更需要终身口服抗凝剂来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