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妇幼保健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慢阻肺科普小知识

发表日期:2023-11-21     新闻来源:预防保健科 编辑: 浏览量:149

慢阻肺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异质性的肺部疾病其特征是由于呼吸道异常(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和/或肺泡(肺气肿)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导致持续的反复恶化的气流阻塞

慢阻肺早期容易被忽视

通常来讲,慢阻肺是一种伴有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和持续、反复的呼吸道症状,可防可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慢阻肺最先损伤的靶器官是肺脏,还会引发多种肺外并发症,累及全身器官,更会诱发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严重影响生存和生活质量,增加经济负担。

慢阻肺都有哪些症状

慢阻肺常见症状可归纳为“咳、痰、喘”:

1.慢性咳嗽、咯痰。每年咳嗽、咯痰时间在3个月且持续2年以上,以清晨咳嗽、咯白色黏液痰居多。

2.气短或呼吸困难是典型症状,早期是在从事体力劳动时出现,随着病情加重,会影响日常生活。

3.部分患者尤其是重度肺功能受损、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患者会出现喘息。

哪些人容易患上慢阻肺

慢阻肺的病因复杂,总的来说可分为内部遗传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

1.系亲属中有慢阻肺家族史;

2.吸烟或长期接触“二手烟”污染;

3.患有某些特定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4.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有哮喘、结核病史,长期接触粉尘等有害气体,空气污染也会引发肺部支气管的慢性炎症,破坏肺泡组织,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导致慢阻肺;

5.住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尤其是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污染的地区;

6.期从事接触粉尘、有毒有害化学气体、重金属颗粒等工作;

建议年龄超过40岁,有吸烟等慢阻肺高危因素,出现长期反复咳嗽、咯痰,伴有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者,要警惕慢阻肺的可能,应尽早到呼吸专科就诊,完善肺功能等检查。

如何保护我们的肺

要降低慢阻肺患病风险、延缓慢阻肺的进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戒烟。戒烟是降低慢阻肺发病率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第二,改善工作居住环境。从事相关工作的人群需要做好职业防护,减少油烟、有害烟雾粉尘的吸入。

第三,慢阻肺患者要遵医嘱规律使用药物。对于吸入性药物,患者要掌握正确的吸入方法,勿自行停药,定期复诊。

第四,适度锻炼。注意生活饮食调理和适度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慢阻肺患者适当做有氧运动、积极的肺康复锻炼可增强心肺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第五,预防感染,接种疫苗。呼吸道感染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重要因素。在秋冬季,大家可接种流感疫苗等预防感冒,降低急性呼吸道感染加重风险。避免接触其他呼吸道感染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