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妇幼保健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不容忽视的妊娠期高血压

发表日期:2024-05-09     新闻来源:预防保健科 编辑: 浏览量:27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间特有的一个疾病,严重时会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等症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会危及母体及胎儿的生命。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高血压指孕妇在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具体的病因尚不清楚,但以下因素可能与其发生有关:

1.孕妇自身的因素:一些妇女在怀孕期间可能存在潜在的高血压风险,例如患有慢性高血压、肾脏疾病、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

2.胎儿因素:某些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异常,如胎盘异常、胎儿发育迟缓等,可能会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

3.免疫系统的改变:妊娠期间,孕妇的免疫系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可能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从而引发高血压。

4.血管活性物质的异常产生:一些研究发现,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体内一些血管活性物质的生成与平衡失调有关,如血管紧张素。

妊娠期高血压会有哪些症状?

1.血压升高:与正常妊娠相比,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普遍升高。通常收缩压(高压)≥140mmHg,舒张压(低压)≥90mmHg。

2.蛋白尿: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可能出现蛋白尿,即尿液中蛋白质的排出量超过正常范围。

3.水肿: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常常有水肿的表现,主要在面部、手脚和小腿部位,尤其是下肢水肿。

4.头痛和视觉障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甚至出现视觉模糊、闪光感、眼花等视觉障碍。

5.上腹痛: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有时会出现上腹痛,特别是在右上腹区,可能是由于肝功能受损所致。

这些症状和体征都是妊娠期高血压的常见表现,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全部症状,且症状的程度和严重程度也有所不同。如果孕妇出现类似症状,要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诊断。

日常该怎么防治?

孕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日常防止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

1. 定期产检:妊娠期高血压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建议孕妇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监测血压变化,以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对母婴健康的不良影响。
2.均衡饮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摄入丰富的营养,并避免高盐、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建议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和蛋白质摄入,同时限制咖啡因含量高的食物和饮料的摄入。
3.控制体重:过度肥胖会增加患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妊娠期切忌暴饮暴食,导致体重过度增长,建议在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合理膳食,控制体重。
4.适量运动:适当的体力活动对于血压的控制和心血管健康很重要。孕妇可以选择适量的低强度运动,如散步、瑜伽和孕妇健身操等。
5.积极心理调适:长期处于紧张和压力状态下会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因此,孕妇可以通过积极的心理调适技巧,如放松、冥想和呼吸练习等,帮助缓解压力。
6.避免吸烟和饮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增加患妊娠期高血压和其他妊娠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孕妇应避免吸烟和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