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妇幼保健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百日咳科普

发表日期:2024-06-17     新闻来源:预防保健科 编辑: 浏览量:36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的主要人群为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百日咳疫苗的婴幼儿。由于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力衰减和百日咳鲍特菌变异,一些地区出现了“百日咳再现”。

一、百日咳是怎么传染的?

主要是通过飞沫,如患者咳嗽、打喷嚏等将细菌播散到空气中,易感者吸入带菌的飞沫而被感染,所以往往会在学校或者家庭中聚集性发病。百日咳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很类似,前1-2个礼拜可以仅仅有点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但在这一时期,传染性极强,非常容易被忽视

二、感染了百日咳会有哪些表现?
百日咳常需经历“卡他期-痉咳期-恢复期”三段时期方可缓解,每段时期,症状表现不一样。

卡他期:表现为流涕、打喷嚏、阵发性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无发热,或初期一过性发热。这个时期排菌量比较高,具有极强传染性。时间可持续1~2周
痉咳期: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咳嗽末吸气性吼声,反复多次,直至咳出黏痰,一般夜间明显,睡眠期间痉挛性咳嗽更为突出,影响睡眠。常在咳嗽后出现呕吐。新生儿和6月龄以下婴儿咳嗽后常会引起发绀、呼吸暂停、惊厥、心动过缓或心脏停搏。青少年或成人百日咳患者,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和暂时性缓解交替,这个时期一般持续2-6周年长儿童和成人可能无典型痉挛性咳嗽
恢复期:痉挛性咳嗽仍在持续,但逐渐趋于缓解,咳嗽强度减弱,发作次数减少,鸡鸣样吼声逐渐消失,这个阶段可以持续数周或数月
除了咳嗽之外,百日咳还可能引发并发症,多见于新生儿和6月龄以下婴儿,以肺炎最常见,也可并发肺不张、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肺动脉高压、窒息和脑病等。如果咳嗽2周以上,我们还要警惕同样是春季高发的这种病:肺结核

三、该如何预防?

①婴幼儿规范接种。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及时接种疫苗是防控百日咳最基本的免疫策略。针对百日咳预防,我国当前使用的是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百白破疫苗),总共包括4剂次接种,分别在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家长应遵从疫苗接种规范,按时带孩子完成全流程接种。
及时诊断和隔离。对于婴幼儿来说,感染百日咳的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是主要传染源,有孩子的家庭要加强防护,成人出现咳嗽等症状时应及时戴口罩,加强手卫生,避免传染给孩子。无论成人还是儿童青少年,咳嗽持续2周以上、伴有痉挛、程度剧烈,尤其是咳得整夜睡不着觉、眼睛充血,或身边有类似病例后自己突发咳嗽,应主动前往医院。确诊后要及早隔离,切断传染源。
易感人群做好日常防护。小孩、年老体弱者、孕妇等易感人群在百日咳流行季,尽量不要到人员密集的地方。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遮掩口鼻;在公共场所注意戴好口罩,避免跟咳嗽患者接触;室内经常开窗通风,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