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妇幼保健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口腔不良习惯,尽早发现及时干预

发表日期:2024-09-17     新闻来源:院感(预防保健)科 编辑: 浏览量:24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如果口腔不良习惯没有及时纠正,会造成牙齿颌面畸形的出现。4岁以前,如果不良习惯能够纠正,部分牙颌畸形会自行缓解。儿童口腔不良习惯主要有口呼吸、吮指习惯、唇习惯、舌习惯、偏侧咀嚼习惯、咬物习惯和睡眠习惯等。具体如下:

1.张口呼吸多数是由于呼吸气道的不通畅,鼻窦炎、鼻炎、腺样体肥大的等疾病,会导致呼吸气道不通畅,进而导致张口呼吸,口呼吸习惯会引起上牙弓变窄,上牙前突以及下颌后缩的颌面部畸形。

2.吮指习惯:吮指活动与口腔肌肉活动密切相关,是婴幼儿早期学会的神经反射行为之一。婴儿3-4个月时就常常会出现吮指习惯,通常会在4-6岁以后逐渐减少,而自行消失。如在此之后吮指习惯仍继续存在,并具有一定的强度,就会导致明显的错(牙合)畸形;会使部分前牙形成局部的小开合,前牙前突,同时也容易造成口腔黏膜的溃疡。

3.唇习惯:通常在女孩中较多见,起初儿童可能是因为情绪原因而出现咬唇动作,如果长期存在,即可形成咬唇习惯。唇习惯可单独存在,也可伴有吮指习惯等其他不良习惯。咬唇习惯容易导致深覆盖,唇炎。

4.舌习惯:替牙期儿童常会用舌尖舔松动的乳牙、乳牙残根或初萌的恒牙,如果该动作只是在较短时间内存在,则不会造成明显的错颌畸形。如果这种动作长期持续存在,则可能会成为不良的舌习惯,导致前牙开合。

5.偏侧咀嚼习惯:通常是由于一侧后牙区存在严重龋患牙而不能正常咬合,或是因多颗牙缺失及错(牙合问题而不存在后牙咬合关系,导致该侧后牙无法行使正常或者应有的咀嚼功能,而只能由健侧牙齿来承担所有的咀嚼功能,久之就形成了偏侧咀嚼习惯。长期只用一侧牙齿咀嚼食物,会使得咬合功能、颞下颌关节和咀嚼肌肉发生改变。

6.咬物习惯:有些儿童在婴幼儿期养成了如咬衣角、袖口等习惯,从本质上讲与吮指习惯一样,属于特定生长发育时期的正常生理反射行为,短期存在并无不良严重影响,长期存在就会造成牙齿畸形等不良影响;

7.睡眠习惯:小儿睡眠时,经常用手、肘或拳头枕在一侧脸下,有时会用手托着一侧的腮部进行阅读或思考,这种不良姿势如果长期持续发生就会发展为不良习惯,阻碍牙颌面的正常生长发育。

此外,如果婴幼儿时期喂养姿势不对,还会导致孩子反颌,俗称“地包天”,地包天如果没有及时矫正,后期对面型骨骼的影响非常大,严重者需要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