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因
1.局部原因
(1)鼻黏膜干燥: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在干燥的环境中,比如冬季室内使用暖气、空调,空气湿度较低,鼻黏膜的水分容易蒸发,变得干燥脆弱,容易破裂出血。另外,孩子有用手指抠鼻子的习惯也会损伤鼻黏膜,导致出血。例如,有些孩子因为鼻屎干结,感觉鼻腔不舒服,就会不自觉地用手指去抠,从而引发鼻出血。
(2)鼻部外伤:儿童在玩耍过程中可能会碰撞到鼻子,如在和小伙伴追逐打闹时,或者不小心摔倒磕到鼻子。另外,也可能是由于外力撞击,如球类击中面部等情况,导致鼻腔内的血管破裂出血。
(3)鼻腔炎症:当鼻腔受到感染,如患鼻炎、鼻窦炎时,鼻黏膜会处于充血、肿胀状态。炎症会使鼻黏膜的血管变得脆弱,容易破裂出血。例如,过敏性鼻炎患儿在接触过敏原后,鼻腔会出现过敏反应,鼻黏膜水肿,打喷嚏、揉鼻子等动作都可能导致鼻出血。
2.全身原因
(1)血液系统疾病:某些血液疾病会影响凝血功能,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当血小板数量减少或者功能异常时,就容易出现鼻出血,而且这种鼻出血可能比较频繁,不容易止血。
(2)发热:儿童在发热时,身体的新陈代谢加快,鼻黏膜的血管也会扩张,容易破裂出血。特别是在体温急剧上升阶段,鼻出血的可能性会增加。
二、处理方法
1.一般处理
(1)保持冷静:当孩子鼻出血时,首先要安抚孩子的情绪,让孩子不要惊慌。因为情绪紧张会使血压升高,导致出血更加严重。可以让孩子坐在椅子上或者家长的腿上,身体稍微向前倾。
(2)按压止血:用手指捏住孩子鼻翼两侧,也就是鼻子柔软的部分,持续按压 5 - 10 分钟。按压的时候要注意力度适中,不要太轻,否则起不到止血的作用;也不要太重,以免给孩子造成疼痛。在按压过程中,要让孩子用嘴呼吸,避免因为鼻子被捏住而感到窒息。
(3)冷敷:可以用冷毛巾或者冰袋敷在孩子的前额和鼻梁处,这样可以使鼻黏膜的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冷敷的时间一般每次 10 - 15 分钟左右,可以根据情况重复进行。
2.如果出血不止
(1)填塞止血:如果按压止血一段时间后,出血仍然没有停止,可以使用干净的棉球或者纱布,轻轻塞入鼻腔出血的一侧,注意不要塞得太深。填塞后,继续按压鼻翼,以增强止血效果。不过这种方法要谨慎使用,因为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对鼻腔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2)及时就医:如果经过上述处理后,鼻出血仍然持续不止,或者孩子频繁鼻出血,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如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医生可能会对鼻腔进行检查,以确定出血的原因,还可能会进行血常规等检查,以排除血液系统疾病等全身性问题。
三、预防措施
1. 保持鼻腔湿润
(1)使用加湿器:在干燥的环境中,可以使用加湿器来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将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 40% - 60% 左右较为合适。
(2)涂抹药膏: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给孩子的鼻腔涂抹一些具有滋润作用的药膏,如凡士林等,以保持鼻黏膜的湿润。
2. 纠正不良习惯
避免抠鼻子:要教育孩子不要用手指抠鼻子。如果孩子鼻腔内有鼻屎,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鼻屎后,让孩子轻轻擤出。
3. 防治鼻部疾病
预防感染: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过敏原等,以预防鼻腔炎症的发生。如果孩子已经患有鼻炎、鼻窦炎等疾病,要及时治疗,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控制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