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妇幼保健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及处置--烫伤

发表日期:2024-12-20     新闻来源:儿外科 陶良艇 编辑: 浏览量:10

一、烫伤原因

· 1家庭厨房隐患:厨房中的热汤、热水、热锅等是导致儿童烫伤的常见源头。例如,家长在做饭时,孩子可能因好奇而靠近炉灶,不小心碰倒正在加热的锅具,里面滚烫的食物或液体就会倾洒出来烫伤孩子;或者孩子在厨房玩耍时,误触到刚从炉灶上取下的热水壶等高温容器。

· 2家居生活疏忽:家中的热水瓶放置不当,孩子能够轻易够到并打翻;洗澡时水温调节不合适或先放热水后加冷水,孩子不慎跌入热水中;使用热水袋、暖宝宝等取暖设备时,没有做好防护措施或长时间接触同一部位导致低温烫伤等情况也时有发生。

· 3公共场所意外:在餐厅里,服务员端着的热饮、热汤可能被孩子撞到而洒出烫伤;在商场、酒店等公共场所的热水供应处,如果家长没有看管好,孩子也可能因靠近热水龙头或容器而被烫伤。

二、烫伤程度分类

一度烫伤:仅伤及表皮浅层,局部皮肤发红、疼痛、明显触痛、有渗出或水肿。一般 3 - 5 天可自愈,脱屑后不留瘢痕。例如,孩子不小心被轻微温热的物体短暂接触皮肤,可能就会造成一度烫伤。

二度烫伤:又分为浅二度和深二度。浅二度烫伤伤及真皮乳头层,局部红肿明显,有大小不一的水疱形成,水疱皮如剥脱,创面红润、潮湿、疼痛明显。如不感染,1 - 2 周内愈合,一般不留瘢痕,但多数有色素沉着。深二度烫伤伤及真皮乳头层以下,但仍残留部分网状层,局部肿胀,或有较小水疱,疱壁较厚,基底苍白与潮红相间,痛觉迟钝,有拔毛痛。如无感染,3 - 4 周可愈合,常留有瘢痕。像孩子被较热的开水烫伤一段时间后,可能出现浅二度或深二度烫伤的症状。

三度烫伤:是全层皮肤烧伤甚至达到皮下、肌肉或骨骼。创面无水疱,呈蜡白或焦黄色甚至炭化,痛觉消失,局部温度低,皮层凝固性坏死后形成焦痂,触之如皮革,痂下可显树枝状栓塞的血管。因皮肤及其附件已全部烧毁,无上皮再生的来源,必须靠植皮而愈合。三度烫伤多因严重的意外事故,如火灾等导致,但在儿童烫伤中相对较少见。

三、烫伤的急救处理

 

1冲淋降温:第一时间将烫伤部位放在流动的凉水下冲洗 15 - 30 分钟。这能迅速带走皮肤表面的热量,减轻烫伤程度并缓解疼痛。比如孩子手臂被烫伤,应立即将手臂置于水龙头下持续冲洗。

2脱去受伤部位衣物:在冲淋后,小心地去除受伤部位的衣物。若衣物与伤口粘连,不可强行撕扯,可用剪刀剪开周围,保留粘连部分,防止二次损伤。如孩子腿部烫伤,裤子粘在伤口上时要谨慎处理。

3浸泡(小面积烫伤适用):对于小面积烫伤,可将伤处浸泡在冷水中 15 - 30 分钟,但大面积烫伤不宜长时间浸泡以防失温。例如孩子手指烫伤,可在冷水中浸泡。

4覆盖:用干净纱布或毛巾覆盖烫伤部位,保护伤口避免污染,若无纱布,干净棉布亦可,但忌用有绒毛布料。如用无菌纱布轻轻覆盖孩子烫伤的手背。

5送医:若烫伤严重,如面积较大(儿童超 5%)、深度深(深二度或三度)或位于特殊部位(面部、眼睛、会阴部等),简单处理后尽快送医,途中注意让孩子舒适并观察生命体征。

错误处理方式的纠正

很多家长在孩子烫伤后会采用一些错误的处理方法,如在烫伤处涂抹牙膏、酱油、香油、盐等物质。这些做法不仅不能治疗烫伤,还可能导致伤口感染加重,因为这些物品并非无菌,而且会影响医生对烫伤程度的准确判断

 

通过对儿童烫伤预防和应急处理知识的教育,可以有效减少儿童烫伤事故的发生,并在意外发生时提高家长的应对能力,最大程度地减轻烫伤对儿童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