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儿的漫漫长路上,各种说法纷至沓来,其中有观点认为疝气和剪的脐带长短有关。在此,作为一名医务人员,要明确地告诉大家:疝气和剪的脐带长短没有关系。
疝气,是指体内的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的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其成因主要与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有关。例如,小儿经常哭闹、便秘、咳嗽等导致腹压增大,会使腹腔内的肠管等脏器被挤压到腹股沟等腹壁薄弱区域,形成疝气。而先天性的腹壁发育不完善,如鞘状突未闭等情况,也是小儿疝气发生的重要因素。
脐带,是连接胎儿与胎盘的条索状组织,在胎儿出生后会被剪断。正常情况下,脐带的剪断长度有一定的医学标准范围,这个长度的确定主要是基于减少脐带感染风险、促进脐带残端愈合等医疗考量,与疝气的发生毫无因果关联。无论是脐带剪得稍长一点还是稍短一点,都不会对腹壁的结构强度以及腹腔内压力产生影响,也就不会引发疝气。
如果轻信疝气与脐带长短有关的谣言,可能会导致家长们在孩子出生时过度纠结脐带的剪断长度,而忽略了真正需要关注的小儿健康问题,比如对孩子哭闹原因的探究、预防便秘等可能诱发疝气的因素。同时,也可能延误对疝气的正确认知和及时处理,一旦小儿疝气发生嵌顿,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会对孩子的肠道等脏器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我们应该秉持科学的态度,通过正规的医学科普渠道、咨询专业医务人员等方式,了解疝气的真正成因和预防措施。对于新生儿家长来说,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如发现孩子腹股沟或阴囊等部位出现不明肿物,尤其是在孩子哭闹、用力时肿物增大,安静平卧时肿物可缩小或消失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疝气,让孩子健康成长。